“荒田寂寂无人声,水边跳鱼翻水响”出自宋朝诗人张耒的作品《海州道中·孤舟夜行秋水广》,其古诗全文如下:
孤舟夜行秋水广,秋风满帆不摇浆。
荒田寂寂无人声,水边跳鱼翻水响。
河边守罾茅作屋,罾头月明人夜宿。
船中客觉天未明,谁家鞭牛登陇声。
【注释】
⑴海州:在今江苏北部近海一带。
⑵罾:古代一种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鱼网。
【翻译】
孤舟夜航,月色如银泻地。这儿秋水宽广,人烟稀疏。船不必摇桨,秋风已经鼓满船帆。有人在河边茅屋下守着鱼网,不时从水边发出鱼跳的响声打破夜的寂静。天色未明,已听到从陇上传来的鞭牛声。
【赏析】
这两首诗,形式似律诗而实为古体,勾勒了北宋后期江苏北部近海地区农村的画面。这儿没有西部边陲奇山峻岭的雄伟、苍凉,也没有江南苏杭莺歌燕舞的明媚春光。诗只是随笔写舟行所见,表面上未曾在文字上经意着力,但意境却很逼真。那静静的苏北农村的夜晚,鱼翻水响,水中月明,以及白天寒虫咿呀、小蝶飞于豆花间的秋野景象,都鲜明地出现在诗人笔下。诗人采用了以声音反衬寂静的手法,让读者感到古代淮海地区的冷落的清苦。
张耒在诗文创作方面崇尚自然而无意求工。但从总体来看,像这样如同未经锤炼却能清晰地再现一片WWW.7gushi.com天地的作品也不是容易写出的。两首诗开头四字“孤舟夜行”和“秋野苍苍”,都能用极简炼的文字领起全篇。写夜行,诗人比较注意表现听觉方面的感受,船不摇桨,周围静寂,才有鱼跳,也才能听得水响。由鱼跳连带写到捕鱼人的茅屋和明月,但结尾天未明而听到鞭牛声,仍归于听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