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鲁口天下壮》作者为宋朝诗人岳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鲁口天下壮,襟楚带三吴。山川表里营垒,屯列拱神都。鹦鹉洲前处士,黄鹤楼中仙客,拍手试招呼。莫诵昔人句,不食武昌鱼。
望樊冈,过赤壁,想雄图。寂寥霸气,应笑当日阿瞒疏。收拾周黄策略,成就孙刘基业,未信赏音无。我醉君起舞,明日隔江湖。
【赏析】
据《全宋词》对岳甫的记载,他主要活动在宋孝宗、宋光宗年间,也就是南宋覆亡前,宋朝和金朝对峙的时候。“胡尘未已,烽烟时烈。”作者送友人去武昌,从国难时艰的大局需要处着眼,词中包含了很多劝勉和激励的话语,弹拨的是那个时代的爱国主调。
“鲁口天下壮”,发语雄断,振领全篇。第二句直接点“壮”的原因,第四句“拱”字,又对“壮”字作了作用上的补充,四句神完气足,笔势浑成。鲁口即指武昌一带。武昌形势险要,雄踞京华上游,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金元侵略者南下侵犯宋朝,要么从下游取扬州、润州,要么从武昌侵犯潭州,再西上东下,这证明了武昌是在战略要冲的位置。“襟楚带三吴”,襟、带本来都是名词,这里作意动来用,以楚地为襟,以三吴为带。意思是,譬如人的衣着,楚地是武昌的襟领,三吴(宋时指常州、苏州、湖州一带)则是它的长长的飘带;它昂首荆楚一带,顾视杭州,牵动全国。自从王勃用“襟三江而带五湖”来形容南昌的地势以后,人们看重了“襟”字和“带”字的形象比拟作用,一用它,就使读者生出很多联想,而且飘逸了文势。“山川表里营垒”,武昌一带既有历史上争战时遗留下的旧垒,又有宋代设防的军营,这些营垒外凭长江,内倚山峦,“造化钟神秀”。“屯列拱神都”,承“营垒”而来,是说无数的营垒屯列在武昌上游,它便像铜墙铁障拱卫着下游的京城临安。开篇四句极写友人将去的地方,形胜险壮,扼据要冲。“鹦鹉洲前处士”三句,则是说武昌一带隐士高人众多,人才云集。比如有乘鹤云游的子安那样的仙人,还有洲渚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的逸者。友人要去做军政长官,只要拍一拍手,就能招呼到很多旷世名流。
词中所说的“神都”,即京城临安。封建官员向来看重在京城供职,接近权力中心,享受优渥;而不愿外放,尤其把任所偏远的地方看作畏途。作者友人的身份是编修,是参与国史实录的编纂者,也可能在国防机关枢密院掌管文字,是重要的职位,而武昌则在杭州西面千里远的地方。在词中,编修楼的这位要人即将去外地任职,驻镇武昌了,他显出了一些不痛快。词的上片尾段处说得十分明白:“莫诵昔人句,不食武昌鱼。”“莫诵”表明了作者是在清楚地慰勉友人。三国时吴国统治者孙皓一度从建业迁都武昌,上层人士反对迁都,编歌谣唱道:“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词人对友人说,不要讲“不食武昌鱼”,而是应该到武昌去。慰勉的话放在上片末段处来说,很有份量,因为前面七句分两层,说的是武昌形势重要、武昌人物美好。这两点说得很充分,用“莫诵”来表达,显得自然而有力。下片开头的三个短语,是作者为友人作设想的话:“当你西行渐远,望鄂城樊口一带峰峦,经赤壁一带峭壁,一定缅怀三国时群雄争战的雄图大略吧。”“寂寥”以下四句,词人从两方面,对友人的未来提出了告诫和期望。当年霸气的曹操有寂寥的、让人嗟叹的一面,因为曹操一时疏忽,中了周瑜、黄盖之计,造成了大败的结局。“应笑”是提醒,是箴试,要后来的人不要重蹈曹操的覆辙。这是从反面说。另一面,孙权、刘备集团则汇聚众人谋略,成就了大业。“收拾周黄策略”,“收拾”,继承,集中。这是从正面说,只要善于谋事,善于汲取前人有益经验,就能成就孙刘那样的大业。与武昌相关的典实,最吸引人的,就是公元208年的那场赤壁鏖战了。尽管词人送友人的时候,国势、时局与汉代末年完全不同,然而词中提到的用智谋和勇气破灭一时强敌的精神,却是古今相通的。所以词人说,“未信赏音无”,意思是:“我不相信,如今的人已经不欣赏那场转弱为强的赤壁之战中,孙权和刘备的胜举!”“未信”,用语含蓄,与上片“莫诵”的直言不同,笔调一变。“收拾”三句,从内在精神里,遥遥呼应一个“壮”字,是“奉祖行色”,用来增加壮志感慨的最高音。结笔二句,作者在对场面的想象描述中悠然打住,令人神远。“我醉君起舞”,“君”“我”对举,醉醒不同,情绪与神姿都表现了出来。作者为着送别,为着吐露肺腑,已经像那样沉醉了;而友人重任在身,豪兴正酣,在台阶前起舞,精神奋发,意气昂扬。“明日隔江湖”,送别的时候,孤帆远影,春树暮云,情韵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