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气”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黄帝内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黄帝日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日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何谓气岐伯日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何谓津?岐伯日腠理发泄,汗出溱溱[1],是谓津。何谓液?岐伯日谷入气满,淖泽[2]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何谓血?岐伯日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何谓脉?岐伯日壅遏[3]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提要】本段讨论了精、气、津、液、血、脉六气的生成及其功能特点,并以此作为六气的基本概念。
【注释】 [1]溱音真,这里形容汗出很多的样子。
[2]淖泽淖,音闹,泥沼,这里引申为满溢的意思。泽,即润泽之意。
[3]壅遏指约束营血,使之行于一定的路径。
【白话解】黄帝说我听说人体 有精、气、津、液、血、脉的说法,我认为这些不过是一种气罢了,现在却把它分为六种,我不懂这是怎么回事。岐伯说男女交 合之后,可以产生新的生命体,在形体出现以前,构成人 体 的基本物质,就叫做精。黄帝问什么是气?岐伯说上焦把饮食精微物质宣发布散到全身,可以温 煦皮肤、充实形体、滋润毛发,就像雾露灌溉各种生物一样,这就叫做气。黄帝问什么是津?岐伯说肌腠疏泄太过,汗出过多。这样的汗就叫做津。黄帝问什么是液?岐伯说饮食入胃,水谷精微充满于周身,外溢部分输注于骨髓中,使关节曲伸灵活;渗出的部分可以补益脑髓,散布到皮肤,保持皮肤润泽的物质,就叫做液。黄帝问什么是血?岐伯说位于中焦的脾胃接纳饮食物,吸收其中的精微物质,经过气化变成红色的液体,这就叫做血。黄帝问什么是脉?岐伯说约束营血,使之不能向外流溢,就叫做脉。
【按语】六气的化生,皆源于水谷精微。精虽禀受于先天,亦须后天之补充滋养;宗气则由上焦开发,"宣五谷味"而成津与液虽有阴阳清浊之分,但又皆赖"谷入气满"而化生;血则是"中焦受气,取汁",经心神变化而成的赤色液体;脉的壅遏营气之力亦依赖于脾胃之气的供养和维持。故六气之名虽不同,但皆由一气所化,这充分反映了《内经》以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理论特点。
【原文】黄帝日六气者,有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何以知之?岐伯日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天叫,脑髓消,胫疫,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天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
【提要】本段分别论述了六气耗损而致的证候特点。
【注释】[1]色天指皮肤面色枯槁无华。
【白话解】黄帝问上述精、气、津、液、血、脉六气的有余和不足各有什么表现?如何才能了解气的多少、脑髓的虚实、血脉的清浊呢?岐伯说精的大量耗损,会使人耳聋;气虚的,可使人的眼睛看不清东西;津虚的,腠理开泄,使人大量汗出;液虚的,四肢关节屈伸不利,面色枯槁没有光泽,脑髓不充满,小腿酸软,经常耳鸣;血虚的,面色苍白而不润泽;脉虚的,脉管空虚下陷,从这些就可以了解六气异常的表现。
【按语】本段论述了六气耗夺的临床 表现,由于六气同源而异名,所以在病理上也必然相互影响,因此单独出现的六气脱证在临床 上很少见。例如"津脱"的病人,大汗伤津耗液,必兼血亏;同理血虚者兼液少;气脱者也常伴大失血等。治疗六气耗夺之病,也应分清主次,把握病机,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原文】黄帝日六气者,贵贱何如?岐伯日六气者,各有部主[1]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
【提要】本段指出六气虽各有所主之部,但均以水谷、胃为本。
【注释】 [1]各有部主即六气各有所主之部,如肾主精、脾主津液、肺主气、心主脉等。
【白话解】黄帝问六气对人体 作用的重要性有何不同?岐伯说六气分别统领于各自的脏器,它们在人体 中的重要性及功能的正常与否,都取决于其所归属的脏器的情况。但是,六气都是五谷精微所化生的,而这些精微物质又化生于胃,因此胃是六气化生的源泉。
【按语】本段指出六气均有各自所主之部,同时进一步指出六气以水谷与胃为本,从而呼应篇首以一气分而为六,和则为一之论,一方面将六气理论纳入五脏系统中,另一方面则强调了胃于水谷精微物质在人体 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六气同源的观点,不仅进一步突出了中医"整体观"的学术思想,也为临床 多途径治疗疾病开阔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