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绕绕,委曲如琐。百虑何为,至要在我”出自南北朝诗人仲长统的作品《述志诗·大道虽遗》,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道虽遗,见几者寡。任意无非,适物无可。
古来绕绕,委曲如琐。百虑何为,至要在我。
寄愁天上,埋忧地下。叛散五经,灭弃风雅。
百家杂碎,请用从火。抗志山西,游心海左。
元气为舟,微风为舵。敖翔大清,纵意容冶。
【注释】
(11)虽:纵然。
(12)任:由着,听凭。陆游《卜算子·咏梅》: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13)意:意志,愿望。《管子·君臣下》:明君在上,便僻不能食其意。
(14)非:不对,过失。《淮南子·脩务》:立是废非。
(15)适:适从。
(16)可:能够。
(17)绕:纠缠。
(18)委、曲:曲折,弯转。
(19)琐:镂玉为连环叫琐,后以金属为之,作“锁”。
(20)虑:思虑,谋划。《荀子·礼论》: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
(21)要:重要,重大。
(22)我:自称,自己。《孟子·尽心上》:万物皆备于我矣。
(23)《五经》:五部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春秋》。其称始于汉武帝建元五年。其中《礼》,汉时指《仪礼》,后世指《礼记》;《春秋》,后世并《左传》而言。汉班固《白虎通·五经》:“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新唐书·百官志三》:“《周易》、《尚书》、《毛诗》、《左氏春秋》、《礼记》为五经。”
(24)《风》《雅》: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亦用以指代《诗经》。
(25)百家:原指先秦时期各种思想的各个派别,后用来对先秦至汉初各种流派的总称。
(26)抗志:高尚其志。《六韬·上贤》:“士有抗志高节以为气势,外交诸侯,不重其主者,伤王之威。”
(27)游心:浮想骋思。嵇康《赠兄秀才入军》:“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泰玄。”
(28)大:通“太”。太清:指天空。《楚辞·九叹·远游》:“譬若王侨之乘云兮,载亦霄而凌太清。”
(29)容冶:谓游乐。
【翻译】
无。
【赏析】
在《述志诗》第二首中,诗人一开始就写出自己“志”产生的时代根源,说明这个“志”并不怪诞,而是客观现实下合乎情理的必然产物。诗人说“大道虽遗,见几者寡。”这是诗人对东汉末年危机四伏、社会动乱将愈演愈烈的精确的预言。当时东汉王朝趋于瓦解,礼崩乐坏,儒家思想的统治也自然失去了威严,统治阶级内部杀伐频仍,军阀四处割据,乱世人生观盛行,所以产生《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那种“生命短促,节序如流”的感伤,“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苟安,都是社会大动乱的一种曲折反映。
在这种社会大动乱中,诗人正面提出:按照自己的秉性行事没有什么不对,而迁就适应外界就办不到。古今变化错综复杂曲折相连有如锁链Www.7gushi.com,所以思虑再周全去适应也是没有用的。最关键的是要自己拿定主意,立定脚跟。面对这种现实,诗人主张:寄愁天上,埋忧地下,叛散儒家五经,归隐山林,以此保持自己的高尚志气和心意愉快。用构成天地万物的元气作船,用微风作舵,在天空中遨游飞翔,纵意于容貌艳丽,保持身体健康。
这种主张体现了对人生的热爱与生命的珍视。既无力改变现实,也不愿葬身于黑暗现实的混乱现实的混乱厮杀中,这是在社会动乱中力图掌握自己命运的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抗争。老庄的“出世”思想不如儒家的“入世”思想积极,但历代进步文人在政治黑暗时期都拒绝同流合污,不肯与统治阶级合作,陶渊明如此,李白也如此。
《后汉书》记载仲长统:“后参丞相曹操军事。每论说古今及时俗行事,恒发愤叹息。”《述志诗》是对黑暗现实的一种绝望的愤激,也可以从中体会到诗人热爱人生,珍惜生命价值的,对世事有深刻的观察与热烈的爱憎。在艺术上,《述志诗》是完美的四言诗,气势雄伟,富于浪漫主义的奇特想象,从语言到形象充满瑰丽雄壮的阳刚之美与痛快淋漓的风格。“寄愁天上,埋忧地下”气魄雄伟,对仗工整,历来为人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