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识西湖醉路。向柳下并鞍,银袍吹絮。事影难追,那负灯床闻雨”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探春慢·龟翁下世后登研意》,其古诗全文如下:
径苔深,念断无故人,轻敲幽户。细草春回,目送流光一羽。重云冷,哀雁断,翠微空,愁蝶舞。荡鸣澌,游蓬小,梦枕残云惊寤。
还识西湖醉路。向柳下并鞍,银袍吹絮。事影难追,那负灯床闻雨。冰溪凭谁照影,有明月、乘兴去。暗想思,梅孤瘦、共江亭暮。
【注释】
⑴探春慢:词牌名。又名“探春”。《词谱》:“因此词宋人俱咏初春风景,或咏梅花,故名‘探春’。”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十二句四仄韵,下片十一句五仄韵。按此调见《白石道人歌曲》,别是一体;是作句律,与集中《探芳新》同,惟起句二字未合,疑“苔径”二字误倒(这里已倒成“径苔”),同为自度腔,而异其名也。
⑵龟翁:即吴文英亲兄翁逢龙,字际可,公元1217年(嘉定十年)进士,与吴潜同榜,官至平江通判。戴复古《石屏集》有《京口别石龟翁际可》诗;《浩然斋雅谈》:时可与君特为亲伯仲。题称石龟为兄,意亦时可兄弟行也。研意:山名,从此词中“还识西湖醉路”,及《柳梢青·与龟翁登研意观雪怀癸卯岁腊朝断桥并马之游》词题中“断桥并马之游”推断,此山是在吴越境内。
⑶“径苔深”二句:一本作“苔径曲深深,不见故人”。
⑷春回:一本作“回春”。
⑸送:一本作“断”。
⑹荡鸣澌:一本作“逞鸣鞭”。
⑺梦枕残云惊寤:一本无“云”字。
⑻梅孤瘦:一本作“梅孤鹤瘦”。
【翻译】
无。
【赏析】
“径苔深”三句,点出登山原因。“幽户”,“幽”可释为冥间,幽户则为冥屋,亦即墓穴,这里可释为墓碑。据此可知龟翁之墓也在研意山上。此言研意山上石径幽深曲折,苍苔斑斑,少有行人。词人却因为怀念兄长龟翁去世,所以特地登研意山祭扫兄长之墓,并且轻敲墓碑,哀哀哭泣。“细草”两句,含龟翁下世,一去不复返之意。此言春回大地,草发嫩芽,词人感叹:时光可过得真快呀!好像眼前的飞鸟www.7gushi.com,一瞬而逝又是一年中的春天了。可叹龟翁去世,已是不能再同登此山了。“重云冷”四句,登研意山,所见之景。言天空中寒云滚滚,雁声已绝,四周山色空蒙,眼前冥纸如愁蝶飞舞,处处一派凄凉景象。“愁蝶”,因前已点出“细草春回”,系初春季节,应无蝶舞,所以应释为冥纸飞舞为妥。这是因为词人心伤兄逝,而致眼前景象皆含哀伤,与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虚实之分。“荡鸣澌”三句,写从思兄的幻梦中惊醒。“澌”,《礼记·檀弓》郑注:“消尽为澌”。又《曲礼》说:“死之言澌也,精神澌尽也”。此言词人站在墓前哀思不已,遂有残云、愁蝶之幻景。这时惊醒过来,远眺天水际船帆点点,空旷一片。
“还识”一句,总领下片为忆兄生前。词人说:去世的兄长啊,你还认识那条我与你共醉同游的西湖路吗?“向柳下”两句承前,述醉游西湖路的细节。词人说:我与你曾在柳荫下并辔观赏西湖山水,身上的白袍随柳絮一齐飘拂。“事影”两句,用苏轼与弟苏辙,兄弟连床听雨夜话的故事。据此也可证实梦窗与翁逢龙确系亲兄弟也。词人说:我俩像苏氏兄弟一样连床听雨夜话的那些快乐事,因为你兄长的逝世,已是永难再现。“冰溪”三句,忆及与兄长同访梅花事。“有明月,乘兴去”,化用王子猷雪夜访戴逵,造门而返的典故。词人说:兄弟俩曾在一个明月夜登研意,在寒溪边踏雪访梅(事见《柳梢青·与龟翁登研意观雪怀癸卯岁腊朝断桥并马之游》词),如今我再临清溪,还能与谁共照溪影?“暗相思”三句,伤兄叹己也。言词人为兄长去世经常在暗中哀思不已,以致人比梅树还孤寂、消瘦;且亦悲叹自己如今也如江亭外遥坠的夕阳一样,已近暮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