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出自唐朝诗人王粲的作品《七哀诗》,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注释】
1.七哀诗:汉乐府中不见此题,可能为王粲自创。七哀,表示哀思之多。六臣(李善、 吕延济 、 刘良 、 张铣 、 李周翰 、吕向)注《文选》吕尚说:“七哀,谓痛而哀,义而哀,感而哀,怨而哀,耳目闻见而哀,叹而哀,鼻酸而哀也”。
2.西京:指长安,西汉时的都城。东汉建都在洛阳,洛阳称为东都。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春,董卓挟持献帝迁都长安。
3.无象:混乱得不成样子。象,法度。
4.豺虎:指董卓部将李傕、郭汜(sì)等人。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五月,李、郭等人合围长安,六月入城,烧杀掳掠,城中死者万余人。
5.遘患:作乱。遘,通“构”,构成。
6.中国:京师。帝王所都为中,故古称京师为中国,这里指长安。
7.委身:托身。委,托付。
8.适:往。
9.荆蛮:指荆州。古代中原地区的人称南方的民族为蛮,荆州在南方,故称荆蛮。荆州当时未遭战乱,逃难到那里去的人很多。荆州刺史刘表曾从王粲的祖父王畅受学,与王氏是世交,所以王粲去投奔他。
10.追攀:攀车相送。依依不舍的情状。
【翻译】
都城长安混乱无序,如狼似虎的董卓构成了这场祸乱。离开了居住多年的中原地带,托身来到南方的荆州避难。亲戚对我表示悲伤,朋友攀着我的车辕告别。出门映人眼帘的,是白骨累累的大平原。路边有一个饥肠漉漉的妇女,正把亲生的婴儿放进草丛中丢弃。她虽然回头听到了婴儿的号哭.但还是挥泪毅然离去。“我都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死,我母子两人都保全怎么可能呢!”我赶紧策马离开此地,不忍心再听到饥妇的哭诉。向南边走过汉文帝的陵墓,回头眺望混乱中的长安城。这时候我才理解了写《下泉》诗的作者的心情,想到这里不由自主地叹息起来。
【赏析】
第一首诗中,“两京”六句写诗人离开长安的原因和辞别亲友而执意去荆州的情景。“西京乱无象,豺虎相遘患。”勾勒了当时长安兵乱的情景和不得不离开的形势。“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王粲原住洛阳,因董卓兵乱迁居长安,这时又因wWw.7gushi.com兵乱离长安,所以说“复弃”。诗人从洛阳西迁长安,往事极其残忍凄惨。事隔两年,又在大乱中离开长安,情景更加可悲。“复弃”二字表现了诗人无限的哀思和回顾。“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诗人与亲友离别,他们悲伤,他们追着、拉着,依依不舍。着墨不多,却把当时悲痛的离别场面生动地描绘了出来。这里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既是说亲戚,也是说朋友,“相追攀”,即“对我悲”,既是说朋友,也是说亲戚。
“出门”以下八句写诗人出长安城后目睹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是当时中原地区遭受战祸洗劫后的惨酷景象的真实写照。出门所见是白骨蔽野,目不忍睹,这是豺虎遘患的罪证。据史籍记载,当时吏民死于战乱者万余人,事后两二三年,关中全境“无复人迹”。正如曹操在《蒿里行》中所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