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出自唐朝诗人张谓的古诗词作品《早梅》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释】
⑴迥:远
⑵傍:靠近
⑶发:开放
⑷经冬:经过冬天
⑸销:通“消”,融化。这里指冰雪融化
【翻译】
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条,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人们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开放,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赏析】
这首诗立意咏赞早梅的高洁,但作者并没有发一句议论和赞语,却将早梅的高洁品格和诗人的赞美之情清晰地刻划出来。
“一树寒梅白玉条 ”描写早梅花开的娇美姿色。“一树”实为满树,形容花开之密集而缤纷;“寒梅” 指花开之早 ,还在冬末春初的寒冷季节,紧扣“早” 字 ;“白玉条”生动地写出梅花洁白娇美的姿韵,象一块块白玉似的晶莹醒目 。这是对梅花外貌的描写,有形有神,令人陶醉。
“迥临村路傍溪桥 ”,从生长环境中表现早梅的 高洁品格。花草本无知,不会选择生长环境,但这里诗人在真实的景物中,融入人的思想意念,仿佛寒梅是有意远离村路,而到偏僻的傍溪近水的小桥边,独 自悄悄地开放。这就赋予早梅以不竞逐尘世、无哗众取宠之心的高尚品格 。这样就使诗的意境显得开阔,进一步突出了早梅的高洁。最后两句 ,抒发诗人初见桥边早梅的感受。“不知近水花先发 ” 是承上两句对早梅的铺写之后的转折,用惊叹的口吻表达了对近水梅花早开的惊喜之情。 “疑是经冬雪未销”写出“不知”的缘由,用一“疑” 字,更为传神,它将诗人那时的惊喜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似乎诗人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是梅花,而怀疑是不是未融化的冬雪重压枝头。这就与首 句的“白玉条”紧密呼应,喻比出梅花的洁白和凛然不屈的形象和品格,从而含蓄婉转地把诗意落到实处, 使诗的主题得到进一步深化,加强了人们对早梅的倾慕之情。
一首绝句,仅二十八个字,就能将梅花写得如此 之美,除立意新颖之外,还在于诗人从现实生活的观察中 ,能捕捉住早梅的颜色(洁白)、地点(偏僻)、 季节(早春 )、气质(耐寒)、姿态(俏丽)等特征, 加以艺术的提炼和WwW.7gushi.com概括 ,并借助象“白玉条”“冬雪压枝”等生动、形象的比喻,鲜明、传神地塑造出早梅的品貌和气质,使人生发出美不胜叹的感觉。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 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张谓的诗句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 ,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疑真的错觉 。
宋代王安石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先疑为雪 ,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本篇意境可谓异曲同工。而张谓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寻觅的认识过程。并且透过表面, 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