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儿·秋日宫词》作者为元朝诗人张可久。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边娇月静妆楼,叶底沧波冷悴沟,池上好风闲御舟。可怜秋,一半儿芙蓉一半儿柳。
【前言】
《一半儿·秋日宫词》此曲悲秋,妆楼静、翠沟冷、御舟闲、菏叶(芙蓉) 。 枯、柳叶败、种种描写、都是一派衰飒景象。“宫词”之名,最早有唐人崔国辅的一首《魏宫词》,但代表作家,是唐代王建和五代花蕊夫人,其《宫词百首》,内容都是反映老百姓无法闻知的宫廷生活。
【注释】
可怜:可爱。
【翻译】
花丛旁边,娇娇月下,静静的妆楼,柳叶底下冷冽水波在悴沟里流走。池塘上风儿轻轻,闲卧着御舟。好可怜的金秋,一半儿火红芙蓉,一半儿翠绿杨柳。
【赏析】
此曲悲秋,妆楼静、翠沟冷、御舟闲、菏叶(芙蓉) 。 枯、柳叶败、种种描写、都是一派衰飒景象。
“宫词”之名,最早有唐人崔国辅的一首《魏宫词》,但代表作家,是唐代王建和五代花蕊夫人,其《宫词百首》,内容都是反映老百姓无法闻知的宫廷生活。花蕊夫人生活在宫中wwW.7gushi.com,所写的都是耳闻目见之再现;王建则得之于宦官王枢密的转述,可算半个知情人。但后代文人尽管得不到入宫采访的机会,却也能凭着自己的知闻和生活经验摹想出深宫的内幕,往往也有“本地风光”的韵味。张可久是连京城也未到过的,他的这支《秋日宫词》,更属于“无师自通”的例子。
起首的三句,并列铺排了宫苑的三处景象。这里不乏皇家的专有景观,如“妆楼”、“翠沟”、“御舟”,美景圆备,有“花”、“叶”、“娇月”、“沧波”,池上吹拂的也是“好风”。但三句的主调却无一不是冷寂凄清,“静”、“冷”、“闲”三字看似毫不着力,却牢牢左右了全局。由此可见作者绘景的功力。
四、五两句宕开一步,字面上是继续写景,实质上是议论和总结。“一半儿芙蓉一半儿柳”,令人立即联想起白居易《长恨歌》的诗句:“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曲中的芙蓉与柳,同样是对宫中女子的暗喻。有了这一句,前时的“静妆楼”、“冷翠沟”、“闲御舟”都带上了宫中人事的意味,“秋日宫词”也成了秋日冷宫之词。“可怜秋”,作者所真正叹怜的,正是深宫对生命力量的摧残与肃杀。
记得萨都剌作过一首《宫词》:“深夜宫车出建章,紫衣小队两三行。石阑干畔银灯过,照见芙蓉叶上霜。”杨瑀《山居新话》以为不符合元宫的情景,“盖北地无芙蓉”。元大都宫中“无芙蓉”叫人难以想象,但这一细节却也说明曲作者作此《秋日宫词》,是别有自己的艺术意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