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
白居易陈子昂杜甫贺知章李白李商隐刘禹锡卢照邻柳宗元孟浩然王昌龄王维
宋朝诗人
范仲淹李清照陆游梅尧臣欧阳修苏轼陶渊明王安石文天祥辛弃疾杨万里叶绍翁
经典诗句
黄河的诗句思念的诗句离别的诗句月亮的诗句荷花的诗句梅花的诗句西湖的诗句菊花的诗句送别的诗句四季的诗句爱情的诗句儿童的诗句

偶然作·英雄何必读书史翻译赏析-偶然作·英雄何必读书史阅读答案-作者郑燮

偶然作·英雄何必读书史》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郑燮。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英雄何必读书史,直摅血性为文章。
不仙不佛不贤圣,笔墨之外有主张。
纵横议论析时事,如医疗疾进药方。
名士之文深莽苍,胸罗万卷杂霸王。
用之未必得实效,崇论闳议多慨慷。
雕镌鱼鸟逐光景,风情亦足喜且狂。
小儒之文何所长,抄经摘史饾饤强。
玩其词华颇赫烁,寻其义味无毫芒。
弟颂其师客谈说,居然拔帜登词场。
初惊既鄙久萧索,身存气盛名先亡。
辇碑刻石临大道,过者不读倚坏墙。
呜呼,文章自古通造化,息心下意毋躁忙。
【鉴赏】
《清史列传·郑燮传》云:板桥“少颖悟,读书饶别解。家贫,性落拓不羁,喜与禅宗尊宿及期门子弟游。日放言高谈,臧否人物,以是得狂名”。这首七古《偶然作》是感兴偶至之作,古人多用作发抒杂感的诗题。诗中透避的见地、愤慨的措辞和辛辣的嘲讽,显示了诗人迥异于一班“名士”、“小儒”的思想抱负和为人之道。
前六句直抒己见,笔意豪迈。“英雄”二句否定经史之类的典籍,提出“直摅血性为文章”的志向。历代奉为“治国齐家平天下”圣典的“书史”,诗人竟一言以蔽之曰:“何必读”。这是何等惊世骇俗的胆识!然而,“何必读”并非未尝读,而恰是研读之后的知道之言。诗人的“颖悟”、“读书饶别解”,于此可见。这里的“文章”,涵义较宽泛。诗人有语云:“无论时文、古文、诗歌、辞赋,皆谓之文章。”(《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诗人此时年少志豪,血气方刚,满腔刚正不阿之气直抒于激扬文字:“敷陈帝王之事业,歌咏百姓之勤苦,剖析圣贤之精义,描摹英杰之风猷”(同上)。诗人《赠国子学正侯嘉璠弟》诗云:“大哉侯生诗,直达其肺腑;不为古所累,气与意相辅。洒洒如贯珠,斩斩入规矩。”这种境地,庶几与“直摅血性”相近。在诗人看来,这才是英雄豪杰的抱负和理想。“不仙”二句措语斩截,旗帜鲜明,表明诗人与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至大的儒(贤圣)、释(佛)、道(仙)三家思想决绝的态度,进而以“笔墨之外”别有“主张”为标榜,表白其“学者当自树其帜”(《与江宾谷、江禹九书》)的一贯思想。“纵横”二句,意态轩昂,气概非凡。诗人对国计民生怀着热忱的关注,对时事世态有着深邃的洞察,议论纵横,剖析中肯,有如治世良医针对社会弊端进献疗救的药方。“英雄”云云,实则也是诗人的夫子自道,才识卓绝、磊落不羁的诗人自我形象,跃然纸上。
中间十六句嬉笑怒骂,指斥“名士”、“小儒”之流,痛快淋漓,锋芒毕露。“名士”六句,揭露“名士”自恃博学,连篇空话,于国于政无益。“名士”胸藏书万卷,他们的文章宏博深奥,其中,武力、权力兼用的霸道,“仁义治天下”的王道,二者杂罗,交相为用。然而,不管他们的崇论宏议多么慷慨激昂,诱人动听,对治国理政却未必能奏实效。有的“名士”则沉湎于咏诗作画,描鱼绘鸟,一味追寻风物,流连光景,稍有风情雅趣便陶然自足,欣喜若狂。小儒六句,斥责“小儒”一无所长,却窃居文坛,欺世盗名。“小儒”的文章只不过擅长于在经史典籍中寻章摘句,堆砌词藻罢了。赏玩其文藻倒也熠熠可观,寻绎其义蕴却丝毫不见。他们凭藉弟子的吹捧、门客的游说,居然角逐争胜,登上文坛宝座。初惊四句总评“名士”、“小儒”,断言华而不实者必被人们唾弃。声扬海内的名士,名噪一时的“小儒”,初而慑其盛名,确实惊异之;继而知其底里,自然鄙夷之;久而唾弃所为,必然冷落之。他们人还在,气犹盛,名声早已丧失殆尽。他们的下场,真可谓可笑复可悲了。他们的文章即使刻石勒碑,碑石运到通衢大道,树立于路旁,过往的人们也不屑一读,而只会把它当作一堵断垣残墙,依靠着休息片刻,挖苦嘲讽尖刻犀利,表露出诗人强烈鲜明的憎恶。
末二句以“呜呼”领起,揭橥为文之道的要旨妙诀。诗人以为,自古以来,文章与自然的www.7gushi.Org创造化育息息相通,只能平气静气,决不能急躁牵强。为文之道来不得半点躁忙,而要追求流露灵府,启人心扉,对一班不能息心下意而急于求成的躁忙之徒也有极大的教益。
板桥有语云:“文章以沉着痛快为最。”(《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此诗不拘体格,兴至则成,魄力雄大,劲气直前,大有香山、放翁之风。诗中表白“直摅血性为文章”的宗旨,标举“如医疗疾进药方”的理想,出语沉着,凸现出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大志;疾呼“英雄何必读书史”,针砭名士之策“用之未必得实效”,揭露“小儒”之文“义味无毫芒”,指斥“名士”“雕镌鱼鸟逐光景,风情亦足喜且狂”的玩物丧志、戳穿“小儒”“弟颂其师客谈说,居然拔帜登词场”的肮脏伎俩,展示“名士”、“小儒”“身存气盛名先亡”,其文刻意石立碑于道旁,过者不读倚坏墙的可悲下场,痛快酣畅,表现出诗人性狂好骂的气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