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号·枝山老子鬓苍浪》作者为明朝诗人祝允明。其古诗全文如下:
枝山老子鬓苍浪,万事遗来剩得狂。
从此日和先友对,十年汉晋十年唐。
【前言】
《口号三首》是明代诗人、书法家祝允明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是作者真实自我的展露,活脱脱地刻画出了一个外形放浪、内心兀傲的狂士的形象,作品充满了蔑视传统封建礼法的叛逆色彩。
【注释】
⑴口号:即随口吟成的诗。
⑵枝山老子:长着六根手指头的长者。苍浪:斑白。语出白居易“病来须鬓转苍浪”(《冬至夜》)诗句。
⑶先友:祖先的友人。此处指古人。
【赏析】
因为是随口吟成的诗,故而不假雕饰,琅琅上口,率性任真。这三首诗,活画出一个狂士形象。三首“口号”,各侧重表现自我的一个方面,连成一体,即见全貌。写法大体相同,皆先行绘其形,再现其神。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枝山老子”,两鬓苍苍,蓬头赤脚,无裳无袂,“万事遗来剩得狂”,充满了蔑视传统封建礼法的叛逆色彩。这和那些衣冠楚楚、口不离圣贤之言、心不忘功名利禄的庸俗士子形成了鲜明的比照。“狂”是其形的显著标志,又是其神的根本特征。形“狂”源于神“狂”。其“狂”之表现有三:一是崇尚汉、晋、唐时代的创造精神,鲜活气息,唾弃当时的万马齐喑、封闭保守。“从此日和先友对”,埋头古籍,博览群书,是其遗世独立的通途,亦是其精神升华的阶梯。二是独立思考、自我感悟。所谓“百遍回廊独步游,步到中庭仰头卧”,就是强Www.7gushi.com调不追踪时尚,不盲从流俗,与窒息人之心性的道学彻底决裂,从而迸入“便如鱼子转瀛洲”的美妙境界。三是提倡人生贵在顺其自然,应有在理性和感官两方面都可获得满足的生活情趣。道学家强调“寡欲”,将求知与情欲对立起来,以求知否定情欲。“勘书”,定要循规蹈矩,绝不可纵情酒色。而“枝山老子”却“蓬头赤脚”忙“勘书”,“顶不笼巾腿不裳”,全然没有一点读书人的“模样”。更令道学先生恼怒的是,他竟然“日日饮醇聊弄妇”,酒色全揽,还酣然进入甜美的梦乡。诗人在这里是用“现身说法”揭示,求知和情欲都是人之本性需求,完全可有兼得之乐。绝不要用道学的教条来扼杀人的自然本性。这是对道学的嘲弄,对人类良知的呼唤,绝不是渲淫纵欲。在那样一个死气沉沉的时代,诗人能有此种见识,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在“口号”的随意吟哦之中,诗人表现的是深刻而严肃的主题思想。活脱脱站在读者面前的狂士,脸上也笼罩着时代的悲凉。此中之味,值得细细品尝。
这组诗无异是祝允明的人生宣言。仕途阻塞,为官不得,静坐家中能干些什么呢?《口号三首》就是明确的答复:祝枝山老子我已到了两鬓斑白的时候,万事忘怀,检点一切,剩下的就只有癫狂了。此后每天博览群籍,与古人为友,沉浸在汉、唐那充满生气的时代。不裳不袂,也不梳头,不需要刻意地装扮自己,过着潇洒无拘,忘怀人事的生活。院中漫步困了,仰头便睡,犹如鱼儿进入大海瀛洲漫游那样畅快。
这是一种内在的、自然的、纯净的乐趣,是“禅”的境界。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祝允明为了探究书中的精义,忙到蓬头赤脚,顾不上穿衣戴帽。“勘书”二字,这也是对礼学的叛逆。为了顺情适性,饮的是醇酒,伴的是美妇,睡的是安稳觉。这就是他后期生活的大体情景。有希望的执着,往往是事业成功的前提。毫无希望的执着,明知不可为却硬是扭住不放,还炫耀为一种难得的精神,那无异于作茧自缚。这时精神解放至关重要:放弃执着,跳出凡俗,卸去枷锁,就会进入到另一种快乐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