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笛》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张炎。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谩惊回凄悄,相看烛影,拥衾谁语。
张绪归何暮!半零落依依,断桥鸥鹭。天涯倦旅,此时心事良苦。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
【前言】
《月下笛》是南宋著名词人张炎所写的一首词。此词为属羁旅伤怀之作,抒写故交零落、故宫荒凉、故家残破的无限悲概,以及对故国、故家、故友的深切怀念之情。全篇层层深入,以漂泊孤独之思为抒情主线,以怀故国、故家、故人为抒情对象,时空不断变换,意脉却很清晰。
【注释】
①万竹山:据《赤城志》载在浙江天台县西南四十五里。
②黍离:《诗经·黍离》篇,起句为"彼黍离离",写周朝志士看到古都宫殿里尽是禾黍,悼念国家的覆灭而赋诗,后人以此寄寓哀叹亡国之情。
③甬东:今浙江定海县。
④“连昌”句:是谓战乱后的萧瑟破败景象。连昌:唐代行宫名,在河南宜阳县。这里借指南宋故宫。古时宫中多种植柳树,元稹有《连昌宫》词。约略,大概。
⑤张绪:《南齐书》有其传,谓之少有文才,喜谈玄理,丰姿清雅。这里词人是借之自比。《艺文类聚·木部》:“齐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武帝植于太昌云和殿前,常玩嗟之曰:‘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
⑥西州泪:见《甘州》注6。
⑦杜曲:唐代长安城南的名胜地区,此借指南宋故都杭州的繁庶之地。
⑧“恐翠”二句:杜甫《佳人》有"天寒脆袖薄,日幕倚修竹"句,写一位避乱世而幽居深谷的佳人。此处化用其意,以"翠袖佳人"比喻那些隐居不仕的南宋遗民逸士,即前面所提的“故人”。
【翻译】
我独自在万竹山间漫游,落寞的门前落满败叶,不由得黯然神伤,愁思忧苦,因而了牵动“黍离”之悲。当时我寓居在甬积翠山舍。好像一片孤叶一般万里飘荡,独自游历在远方,故人如今又在何方?寒窗下的自己的幽梦中,还记得旧时经行的地方。故国宫苑中恐怕已没有多少柳树。第一难以忍受的是夜雨空响。梦醒后清冷凄凉,独自一人对着烛前的Www.7gushi.com孤影,孤单的抱着空被,有谁陪伴我说短论长?我如风流儒雅的张绪,暮年为何还不归乡?想断桥畔的鸥鹭半已零落,见到我一定会依依感伤。我浪迹天涯倦于行旅,此时的心情无比彷徨。只能满怀愁苦重流思乡的眼泪,问一问当年的故园是否已经废荒。料想故人在寒冷的天气,翠袖依旧把梅花倚傍。
【赏析】
为羁旅伤怀之作。宋亡后,张炎怀着国亡家破的巨大悲痛到处飘零。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流寓甬东(今浙江定海)。一次独游天台万竹山,触景生情,创作这首寄托“黍离之悲”的词章。词中以孤云自比,抒写故交零落,故宫荒凉,故家残破的无限悲慨,以及对故国,故家、故友的深切怀念之情。起笔突兀,凌空而起,以孤云自况,格调高雅,意境深曲。上片写羁旅漂泊生活的孤凄和对故人的怀念。“故人何处”点出怀人之思。“寒窗”以下四句借梦境写故国之思。“连昌”二句极空灵,理解为梦境亦可,理解为想象也可。“漫惊回”又折到现境。下片以张绪自比,抒写思归的愁苦,并以自持高节的隐者自喻,自明心志,开头“张绪,归何暮?”写故家难归之苦。“半零落”两句暗示故人已过世大半。“天涯倦旅”二句照应上片的开头和歇拍两处。“只愁”二句怀故家兼怀故人。结尾 三句则以赞扬隐居不仕自持高节的故人以自明心志。全篇层层深入,以漂泊孤独之思为抒情主线,以怀故国、故家、故人为抒情对象,虚实互映,时空不断变换,意脉却很清晰。用典深化无迹,凄婉动人。陈廷焯赞曰:“骨韵俱高,词意兼胜,白古老仙之后劲也”(《词则·大雅集》)。
元大德二年(1298),张炎流寓甬东,此时虽距南宋灭亡已有二十年,但时间流逝并没有减轻词人胸中郁结的家国之恨,所以当他身处清幽之境时,黍离之悲便自然而生。是词运用曲折深婉的笔法抒写亡国之痛,凄怆缠绵,词意含蓄深厚,正是姜夔所倡的清空一路。
上阕“万里孤云”句凄怆渺茫,定下全篇基调。词人感时伤怀,痛极成梦,其中破败衰落之景,犹未忍观。元稹有诗感叹连昌宫之昔盛今衰,而张炎又以之借指南宋故宫,愈现悲凉沧桑之感。梦中已忧,梦醒复愁,可见词人心绪之悲已到无可逃遁之境地。
下阕词人以翩翩才子张绪自况,既是切姓相类,又是承连上阕"连昌约略无多柳"意。"归何暮"以下都是抒伤怀之悲切,发感时之幽怨。结句化用杜甫《佳人》诗句,回应开头"别人何处",也含有褒扬那些高洁自守的南宋遗民之意。词人作词时年仅二十九,但已是历尽颠沛流离的苦楚和家国沦亡的创痛,故字字血泪,感人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