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六则第一则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注释】
⒈学:学习
⒉而:而且,并
⒊亦:也,语气词,起强调作用。
⒋时:按时
⒌习:坚持,实践
⒍之:代词,这里指学到的知识或技能。
【翻译】
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第二则
【原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便能有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这个)做老师了”。
第三则
【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释】
学:学习
而:但是,表转折
思:思考
罔:迷惑
殆:在学习上陷入困境
【翻译】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考但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
第四则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
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
【赏析】
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wwW.7gushi.com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第五则
【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一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选取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赏析】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第六则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
(1)有:同“又”。
(2)立:站得住的意思。
(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